《长安三万里》中高适六首名诗描绘了唐朝长安繁荣昌盛的景象,同时展现了诗人对家国深厚的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与同时代的李白相比,高适的诗风更为纯净、清新,表达出对家国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两位诗人虽然有着各自独特的风格和思想,但都是唐代文学的璀璨瑰宝。
#头条文章养成计划#高适古诗六首: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下午三点五十的电影,没有多少人,但也正好,因为这样的电影是有门槛的,因为你要喜欢诗或者历史。画卷很是惊艳,因为纯粹的古典风。故事自然有着后世修补演绎,青年高适和李白相遇在一场野外的被抢劫,奠定了两个人的友谊。实际历史上对于高适和李白的交集,也比较模糊,可以肯定的是,李白杜甫和高适曾经三人一起同游,那不过是在李白被唐玄宗重金放怀之后,那已经是李白和高适的四十多岁。其中杜甫是小弟,小李白11岁。高适比较落魄,因为仕途和人生并无起色。
这部电影,圆了高适和李白为什么晚年没有诗文交集这个令历代诗友追问的谜题。实际上放之真实的人生,人生不只是诗,还有更庞杂的现实。高适和李白或有书信来往,也不见得都见之于文字,我们看到的流传下来的作品,也仅仅只是部分或者极少部分。
但是放在大的历史背景下,他们都是盛唐时代杰出的诗人,并且经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繁华和战争阶段,安史之乱,命运各有升沉。高适在安史之前夕,入幕哥舒翰任掌书记,官拜左拾遗,在安史之乱中,随唐玄宗退至蜀中,升迁淮南节度使。节度使是封疆大吏,且掌军权。他平叛永王叛乱,而此时李白正是因为入幕永王幕府,而成为罪臣。后世人诟病高适不救李白。
但是在这部电影里,给了一个比较微妙的答案,借高适自己的回忆,回忆了和李白交往的点滴过程,并且在精神上受惠于李白,而高适身居高位之后,不方便正面营救,写信给郭子仪,委托他出面,而他自己则以杀敌报国,成就了他和李白共同的理想和热望,守护长安,破敌报国。
而“长安”,这两个字,在唐诗中出现的频率最高,早已经是中国人帝都和国家的象征。
他们都爱长安,用一生追逐梦想和报国。
电影中的李白,实在是略显浮夸轻薄,因为和李白本身的才气和胸怀颇有错位,电影也无法诠释高适诗作里的沉浑和慷慨,但是总体而言,能够画卷一样展现唐朝的富丽,江山的阔大,战争的恢弘壮烈,已经殊为难得,何况这是一部动画片。
来赏读高适的几首名诗:
“梁王昔全盛,宾客复多才。
悠悠一千年,陈迹唯高台。
寂寞向秋草,悲风千里来。 ”盛唐 · 高适宋中十首 其一 (723年)
在电影中高适被刻画成一个口吃且勇武的青年,练就高家枪的绝技,读书不在行,实在是有辱他的智商。高适的祖父是前朝名将安东都护高侃,当然祖父死后,家道中落,但是作为他的孙子,高适从小应该是获得了良好的教育的。
这是高适二十岁左右游历长安,并且定居宋城的作品,大约是在他20到23岁之间,他游历了这里的古迹梁园。
梁园是为汉梁孝王修的宫苑,,梁孝王常在园中接待文士。
而20来岁的高适,因为家庭贫困潦倒,无力专心考进士,因为考进士往往需要家庭生活和费用的长期支持,显然父亲早逝的他没有这样的学习竞争条件,所以渴望通过被达官贵人赏识,发展才干。这在唐朝也很盛行,比如李白和杜甫,都是没有考进士,而去长安不断拜谒达官贵人,渴望找到上升的途径。
高适也有过这种经历,但显然受挫。
梁园过去鼎盛的时候,宾客们都很有才华,让这里十分繁华热闹。
但现在,悠悠千年过去,只剩下遗址高台。
我寂寞地站在这里,看见风吹过千里荒草,扑打着我的面庞和衣衫,我悲从心来。
这是一位二十来岁青年的寂寞和孤独,前不见古人,身边没有提携和热闹,自负有年轻和才华,但是未来惘惘,令人抑郁和悲怀。
这首诗其实非常有内力。高适何以有这种怀才而不遇之感?首先,他是将军之后,必然习武而知兵书,第二,以诗取士的时代,他自认自己并不逊色。他并非读书不好,是为贫困和无机会。
20岁的李白,此时还在四川,也侠义,李白晚年自述少年打死过人,这和他不能参加进士考试也有一定关系。李白家境优渥,此时在四川境内游历,没有高适这种生存和志向的紧迫感。高适和李白比起来,还是多一份厚重的现实感的。
“营州少年厌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
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盛唐 · 高适《营州歌》(731年)
30来岁的高适, 北游燕赵,先后去朔方节度副大使、幽州节度使,幕府中求职,边塞军营的生活,让他有亲切感,那是他祖父父亲曾经的生活,血脉里唤起了豪情,他也借此看到了胡人不同的生活。
这里军营的少年厌弃了原野打猎,带着高适去往胡人居住的城堡下打猎,此时是战争间隙的和平时期,少数民族和汉人也有交往,他们献上自己制造的美酒,而胡人的孩子们生长在草原沙漠,十岁就能骑马驰骋。这种马上的生活,让孤独的高适,在灵魂上和先祖靠近。
这首诗豪迈而清新,活泼喜悦而动人。
或者说,作一个坚守边塞的军人,已经是高适内心的愿望和选择。无论是战是和,这里有他的归宿和安定和快乐。
30来岁的李白,此时从安陆去长安,在这里他并不快乐,生活潦倒,和市井之徒交往,而且萌生了山林隐居的愿望,整天幻想和安期生一样成为神仙大佬。不过李白的诗怀和气势也是由内心勃发,那是青春找不到合适的出口。
“古城莽苍饶荆榛,驱马荒城愁杀人,
魏王宫观尽禾黍,信陵宾客随灰尘。
忆昨雄都旧朝市,轩车照耀歌钟起,
军容带甲三十万,国步连营一千里。
全盛须臾哪可论,高台曲池无复存,
遗墟但见狐狸迹,古地空余草木根。”唐·高适《古大梁行》节录
这是高适40多岁的梁园之作。那么和他20多岁的作品类似,则更沉郁。
那么这首诗和李白杜甫相关。
因为高适就长期居住在宋城,梁园是他寄托情怀的地方。
这次是李白被唐玄宗重金赐还,离开了长安。李白在长安有过一生的高光时刻,经过玉真公主和贺知章推荐给唐玄宗,在宫廷中作翰林供奉,但凡大型的宴会,都有李白出场,李白以其浪漫大气的诗笔歌颂盛唐,家喻户晓。但是两年之后,李白见弃唐玄宗,以放怀的理由拒绝给李白仕途官位,断绝了他的政治雄心。
多金而辛勤落魄的李白,和杜甫同行,游历宋城,而高适无疑是最好的向导。
李白的表现是落魄加狂放,当然有了曾经翰林的身份,他也不太在乎失去。
但是高适不一样,40多岁的他依然布衣,连天子的面都没有见到。
他们一起走上高台,李白在狂歌买醉,高适是种什么状态呢?很少说什么,也一杯杯酒买醉,那是和李白不一样的孤独。
多年以后,杜甫回忆中有, “昔者与高李,晚登单父台。寒芜际碣石,万里风云来。
桑柘叶如雨,飞藿共徘徊。清霜大泽冻,禽兽有馀哀。“这倒是高适的剪影。
对于高适来讲,李白是贵客,但是这位客人,活在自己的浪漫里,人类的悲喜有时候并不近距离相通。
倒是杜甫,和他有着更多的情感交流,因为比起李白活在盛气和高光里的那种仙意,高适和杜甫更有着切实的人间的苦楚的肌肤感。
热闹是别人的。至少现在不关于他,或者将来也是。但是那种宝剑生锈的苦痛,从二十岁就一直压抑折磨着他。
“十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盛唐 · 高适《别董大二首 其一 》
这是一首入选课本的唐诗,流传千古。
有人在这首是里看到了未来无限可能,读出了朝气和励志。
但是这是快到五旬的高适的作品。一个迟暮的中年人,写这样的诗,你会觉得苍凉,因为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到了用名气换生存。
很多人不知道这首诗还有姊妹篇。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馀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盛唐 · 高适《别董大二首 其一 》
十里黄云,天下雪,在路上遇见了故人董大,相别十年,是在这样落魄凄凉的寒冬腊月。我没有酒钱,甚至不能和你买酒取暖。
剩下的是祝福,往前走,我给不了的,总会有人给。
同期的李白,此时隐居庐山,成为正式的道士,拥有自己的道观,弟子,妻子和孩子都在身边,李白也算会经营,衣食相对充足,出将入相的梦已经破灭,但是谪仙这个响亮的名头还在,不缺诗友,酒和香火钱。要知道唐朝道教立国,有正式编制的道士,还有一份皇粮。
以农耕清苦自励的高适大约没有请求过李白的援助,李白同样,对于高适没有经济的需求。他们或者也有诗信交往,但是都是各说各话。
人到中年,各自刚硬的底色,分外分明。知己的概念可深可浅。
李白名满天下,高适必定读李白的诗甚于李白读高适的诗。
有时候知己是精神上的慕,只在灵魂里。高适很喜欢太白星,经常用太白入诗,他必然也知道“太白”是李白的名字。太白星高照,无论平视仰视,都是他的生活背景。
李太白是盛唐之星,也是他的,只是他是星光下无言的行走的巨石。
李白和高适的交集出现在安史之乱。
高适的转机出现在他50岁。此年他入幕节度使哥舒翰的幕府。厚积薄发,且沉稳深厚,高适迅速获得哥舒翰的信任,以节度使幕僚身份上报朝廷,拜左拾遗 ,转 监察御史 。辅佐哥舒翰守潼关。这个官职是由节度使上报,获得朝廷认可的重要官位,但是并非朝臣。
高适的高升,得力于他现实的积淀和军事才能,而非文字华彩。
安史之乱时,叛军攻陷潼关,身体已经残疾的哥舒翰为安禄山所囚,高适则冲出潼关跟随唐玄宗,并陈述了哥舒翰兵败始末,并非哥舒翰自己造成,唐玄宗留任高适,以其在军中影响里,升为 淮南节度使 ,讨伐永王。
实际上永王并非高适所杀,但是平叛永王,高适的声望是起到作用的。
而李白却因为永王邀约,入职永王幕府,而成为唐玄宗的逆臣。
李白因此陷入大牢。传说李白曾经写诗信求助高适,但是都石沉大海。
这也是后世传言,高适不救李白的典故,遂成文坛公案。
但是李白却遇赦了,唐肃宗二年,关中大旱,通常此时皇帝会祈雨,下罪己诏,大赦天下,而永王是肃宗的弟弟,李白又是颇有名望的诗人,这件皇家逆案就大事化小了。
高适在这个中间起到多少作用,或者说,他有没有为营救李白出力呢?至少我个人认为他没有落井下石,这已经是朋友和故人的担当了,或有不动声色的斡旋,那已经很难见之于史料。
要知道,李白在历史上是著名的诗人诗仙,但是放在现实的社会,比李白占据更重要岗位的人多了去,高适在此历史阶段的不彰显,也显示历史和现实的厚重,不是诗。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唐·高适《塞上听吹笛》
说起家国的情怀,很显然,高适比李白更真实。
来看看这首高适的诗。
大雪洗干净了边塞的天空,牧马在草原上归来。
在明月如雪的哨楼上,长笛凄越悠扬,在边关回荡。
问那如梅花飘洒一样笛声落在何方?
那笛声带着梅花的香气,梅花的冷寒,吹遍关山,吹成了那覆盖在关山上的雪。
那雪是梅花,是南国的梅花,那是戍守在此地的将士的思乡之心,护国之情啊。
李白是盛唐诗人,是盛唐华丽的光辉,但是高适,不仅仅是个诗人。他是天生的战士和将军,是长安和家国的守护者。
有了李白,有了盛唐的璀璨,有了高适,有了高适这样的人,才有真正长安。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
菱花美诗六首:渠自爱菱角,侬自爱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