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家族在曹魏政权中的重要性:通过著名联姻的分析

夏侯家族在曹魏政权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与曹氏家族的著名联姻,不仅加强了两家族之间的政治联盟,也为夏侯家族在曹魏政权中的地位提供了坚实基础。通过分析这一著名联姻的历史背景和影响,可以更好地理解夏侯家族在曹魏政权中的重要性。

夏侯家族是曹操创业过程中的铁杆追随者,也是曹操最为信任的一群人。对于这样的“革命元老”,曹操除了赐予他们高官厚禄之外,还像汉高祖、唐太宗等开国皇帝一样对他们进行联姻笼络。《三国志》将夏侯家族与曹操家族的重要人物合著为一卷,除了因为夏侯家族的“丰功伟绩”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两大家族之间存在厚重的“血缘关系”。

夏侯家族在曹魏政权中的重要性:通过著名联姻的分析

​图1 夏侯渊(?-219年),字妙才,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名将

一、曹操与夏侯渊

曹操的出身现在还是个困扰史学界的难题。

曹操的父亲是曹嵩,这个没有任何问题。但曹操的爷爷曹腾是个宦官,曹嵩从哪里来这就成了个大问题。

裴松之注《三国志》引用《曹瞒传》的说法称曹嵩是夏侯氏之子,此说法可信度并不高。虽然曹腾做了宦官不能生育,但完全可以从曹氏家族中“过继”一个儿子,不一定非要从外姓的夏侯家来领养一个(中国古代也没规定宦官的兄弟也都要被阉掉或者不能生养儿子)。

曹操母亲是丁氏,曹操的原配是丁氏,后任妻子是卞氏。夏侯渊的原配妻子也是丁氏(有一种说法是曹操表妹),后任妻子是曹操妻子卞氏的妹妹。曹操与夏侯渊究竟算是连襟还是其他的关系就很复杂,只能说是很近的姻亲。

​图2 曹操(155年-220年)

年轻时期的曹操,机智警敏能随机权衡应变,但曹操初入官场办的却都是“愣头青”的事。曹操担任洛阳北部尉时,宦官蹇硕的叔父蹇图违禁夜行,曹操毫不留情将蹇图用五色棒处死;曹操担任济南相时大力整饬吏治,一下奏免十分之八的长吏。

此时曹操确实是以天下为己任,但也得罪了当时的官僚集团。结果曹操受重大案件的牵连(曹操具体涉及哪个大案已经不可考,但以曹操的性格没有什么事是他不敢干的),被捉拿问罪,夏侯渊就主动替他承担。当然后来曹操设法营救,夏侯渊才得以免祸,可见夏侯渊是曹操铁杆的粉丝和亲人。曹操后来南征北战,夏侯渊也是坚定地支持者。

关于夏侯渊的功绩我们通过《三国演义》都知道个大概,不在这里重点描述。十分可惜的是夏侯渊在定军山被黄忠斩杀时正直壮年,没有熬到“外甥”曹丕称帝。说实话,同是三国名将,凭什么关羽死时大家扼腕叹息,而夏侯渊战死就是活该?这不是赤果果的歧视吗?

夏侯渊最出名的儿子是夏侯霸,后来“叛变”到了蜀国阵营,很受后主刘禅的优待。受优待的原因之一是刘禅的两任张皇后都是张飞与夏侯渊的侄女夏侯夫人的“爱情结晶”,张皇后们与夏侯霸是至亲的表兄妹。

​图3 夏侯霸,生卒年不详,字仲权,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

二、夏侯尚与德阳乡主

这是一对出身很有意思的夫妻。

夏侯尚的父亲不出名,所以历史没有记载,只说他的叔父是名将夏侯渊(反正夏侯尚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德阳乡主的兄长是大将曹真,他们的父亲是秦邵。据说袁术追杀曹操时,秦邵为了掩护曹操便效仿“赵氏孤儿”,冒充曹操而被杀(与赵氏孤儿不同的是一个拿孩子冒充,一个自己冒充)。曹操感念秦邵的功劳所以收养了秦氏兄妹,秦氏兄妹从此改姓曹。

夏侯尚和曹丕年龄相仿,从小撒尿和泥一起长大,属于典型的好“闺蜜”。尤其是后来夏侯尚迎娶了德阳乡主,曹丕不仅是他的领导,还成了他的大舅哥,所以极受重用,甚至一度赐给他“作威作福,杀人活人”的权力。

但夏侯尚好像和德阳乡主并不是特别恩爱,却对自己的一名小妾宠爱有加,经常不到德阳乡主房里去。德阳乡主虽然从小就没了亲爹,但曹操家人对她格外疼爱,什么时候受过这种窝囊气!德阳公主回娘家告状,魏文帝曹丕火了:在我大魏境内,只有我们老曹家将别人按到地上摩擦,什么时候让别人欺负过!抓紧找人把那个小妾弄死!

​图4 夏侯尚(?—226年),字伯仁,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州)人

爱妾被曹丕派人绞杀后,夏侯尚伤心地大病了一场,甚至精神恍惚,一度看到小妾来到身边翩翩起舞。埋葬小妾后,夏侯尚又忍不住思念,经常念叨着“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去墓地看她。曹丕听说后发怒:以前杜袭看不起你,我还不信,现在看来,还真没错!但夏侯尚毕竟是“闺蜜”+“妹夫”,曹丕虽然生气但对他的恩宠不减。

由于夫妻关系不是很和睦,夏侯尚和德阳乡主的孩子只有三个,其中比较著名的是夏侯徽和夏侯玄,但结局都很悲催。

夏侯徽嫁给了著名“狠人”司马师,在司马氏篡权前被老公秘密毒死,西晋建国后,被追谥为景怀皇后。

夏侯玄因为反对司马氏篡权,被大舅子司马师灭了三族,夏侯尚这一脉基本上算是绝了。

​图5 司马师(208年—255年3月23日),字子元

三、夏侯楙与清河公主

在这里也要对夏侯楙的出身进行一下说明。

《三国演义》中说夏侯楙是夏侯渊之子,自幼嗣与夏侯惇为子,这是不正确的。夏侯渊至少有7个儿子,夏侯惇应该也有9个儿子,夏侯惇可以在夏侯渊战死后收养其后代,但不可能将这些“遗孤”收为自己的儿子。事实上人家夏侯楙本身就是夏侯惇的亲生儿子,这是罗贯中同志“乱点”了爹。

曹操原本打算将女儿清河公主嫁给丁仪,但曹丕不同意:丁仪眼睛太小了,长相不够好。不如嫁给夏侯楙,还是亲上加亲。

清河公主嫁给夏侯楙后,曹操便开始后悔——丁仪太有才,感觉就是眼睛瞎了也比夏侯楙强。丁仪也因为没能成为“驸马”而怨恨曹丕,在曹氏兄弟夺嫡之争中转投到了曹植阵营。

​图6 魏延(?-234年)

《三国演义》里魏延曾评价夏侯楙为“膏粱子弟”,是“膏粱”而不是“高粱”,就是讲这人办事能力“很水”。曹丕曾经任命夏侯楙都督关中,驻守长安,据说魏延的奇袭子午谷计划就是针对他而制定的。夏侯楙是个草包,作战能力不行也就罢了,居然还特别好色,多养伎妾,整日沉溺于美色。结果老婆清河公主恼了——这些夏侯二代怎么都这样!

当时夏侯楙的弟弟夏侯子臧、夏侯子江不遵礼度,为非作歹,作为兄长的夏侯楙多次斥责他们。于是夏侯子江、夏侯子臧便勾结清河公主一起上书诬陷夏侯楙(难道是三国版“武大郎与潘金莲”?)。魏明帝打算杀了夏侯楙,幸亏长水校尉段默帮忙查清原委才让夏侯楙无罪释放。

​图7 司马炎(236年-290年),即晋武帝

同样,由于夫妻关系不和谐,两位“造小孩”也就不肯“使劲”,直接导致在历史上没有留下“长脸”的后人。

公元265年,曹魏皇帝曹奂禅位于司马炎,曹魏灭亡。曹魏从高平陵之变到最后被司马氏所取代,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曹家、夏侯家没能再出现像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休、曹真这样的一代名将。换句话说曹魏集团一定程度上亡于掌权集团的“后继无人”。

文:辽逸

参考文献:《三国志》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上一篇
下一篇 »